知识快问快答第一期(二维码、上火与护手霜)
大家好,欢迎收听冷知识盲盒,我是用户主播乔羽蓝。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遇到过一些稀松平常的现象或观念,但是仔细一想又不知道为什么它会存在。
比如说为什么只是扫了一个简单的二维码就可以解锁各种服务,为什么吃荔枝或者橘子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它容易上火,天气冷了就很容易浑身很痒,
大家经常说的幸存者偏差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把电池用到 0% 是一种很伤害电池的行为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个冷知识快问快答,用最短的时间,帮助你了解一些现象背后的有趣故事,来给思维做个极速加电。
我们先用最常见的二维码来做个小热身。关于二维码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二维码最早是由日本人在1994年发明的,在2011年前后,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风靡华夏大地。顾名思义,二维码之所以叫二维,是因为它是一个正方形,由横竖两条线组成了一个信息空间。那么二维码的前身是不是叫做一纬马?
没错,一维码只有一条线,又称为条形码,也就是你在购物结算时,收银员拿着手持设备扫商品的那个码。
在只有一维码的时空里,人们经常抱怨信息太少了,它只能记录25个字母或数字。在互联网应用大爆发的今天,这点信息量明显是不够用的。
而二维码在横竖两个维度上都记录了信息,因此所承载的信息密度更高,现在能记录几千个字符了,并且还带上了冗余设计,这意味着即使部分图像有损坏,扫码还是可以出现内容的。
并且你是否留意到二维码的边角那里好像有一个大大的点状标记?没错,那个又叫做定位码,告诉手机应该从哪个位置读取信息。这意味着扫码的时候,手机自己会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读取信息,因此不论你是正着扫,反着扫,还是斜着扫,手机都可以读出内容。
可以说,二维码就是互联网的一道大门,它将一大串长长的链接,或者说是人们看起来起毫无意义的字符,但是可以被机器的字符,用一张张简洁的正方形进行承载(虽然可能会有点密集恐惧哈),人们再也不用在浏览器里挨个输入字符,加好友的过程可以变得这么优雅,扫一下结果就跳出来了。这就是二维码的前世今生,你 get 到了吗?
相信各位广东的车主经常听到上火这个词。尤其是面对荔枝,橘子,炸鸡烧烤这样的美食,吃完以后总会很担心上火,然后马上去喝上一口凉茶,把火气给压制下去。如果不压一下的话就会爆痘,然后咳嗽,喉咙干的症状马上就来了。
其实你说像烧烤这样的食物还能理解,比较是烤出来的,但是像荔枝橘子这样晶莹剔透的果肉,是怎么和火气扯上联系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火其实是中医传统医学里的概念,而用现代医学的视角来解释的话,上火本质上是一种炎症反应。
吃完荔枝橘子后所出现的喉咙痛,喉咙干燥等上火症状,是由于短时间内摄入了过多的糖分所导致的。短时间糖分的迅速上升会让身体的胰岛素飙升,诱发胰腺紧急加班。代谢这些糖分的氧化反应又会增加体内的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又会损伤细胞膜,从而引发小小的炎症反应。而喉咙又是免疫细胞的大本营,白细胞会包裹着异常细胞集中回到喉咙,然后人体就开始咳嗽了。
为什么荔枝和橘子这么小的个头却会有如此能量?因为吃多了。荔枝和橘子个头都很小,一开始吃了就很难停下。而这些水果的含糖量其实是非常高的,100g荔枝的含糖量是 15-20g,100g橘子的含糖量是8-10g,而所谓的的糖分炸弹大西瓜,100g果肉的含糖量反而只有 6g左右。并且西瓜水很多,很容易吃饱,所以就显得西瓜没这么热气了。
那些烧烤同理,它们的脂肪含量很高。如果身体短期内糖分和脂肪上升的速度过快首先就会导致胰脏负担加重,然后就是代谢这些营养时可能会短暂改变体内的激素水平,并且肠道菌群环境也会有改变,进而引发长痘,便秘的情况。所以说在物质充裕的今天,适当减少这些甜蜜的负担也可以让身体里的工作细胞们减少压力。
冬天到了,很多朋友们会觉得身体会突然很痒,一会是胳膊,一会是大腿。明明也没长痘,但是为啥一到冬天身体就很容易痒?这是因为冬天的空气很干燥,会让身体表面的水分更加容易蒸发。再加上气温下降,皮肤自身分泌的油脂也在下降,使得皮肤自己的锁水能力也在下降,皮肤太干燥了就会容易发痒,其实也算身体的一种信号。
所以像护手霜,身体乳这样的产品在冬天就会卖的很好。它们的原理就是给身体形成一层油脂保护膜,锁住水费。不过如果懒得涂这些产品,那么另一个办法可能就是减少冬天洗澡的频率了,但是我知道对于广东人而言肯定难以接受,那么另外一个好方法就是洗澡不抹沐浴液,或者不抹肥皂,让身体适当保留一些油脂也能减少干燥。
本期的知识快问快答,到这里结束了,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要听到的知识,也可以打开蔚来 app 朋友界面 社群找到NIO Radio 深圳城市分站一起来分享你喜欢的冷知识吧